全国服务热线:

028-86621116

蔬菜类

预告|2024年六点新书书目

发布时间:2024-02-05 21:40:50 发布来源: 安博棋牌

  余寒收尽,望六点书丛,百卉含英。2024年,我们的经典与解释、轻与重、快与慢、六点音乐将再添新作,非洲系列、六点诗丛、剑与犁、虚无主义译丛继续生长,另有蓄势待发的《牛津西方音乐史》……故此,我们向您呈送2024年六点新书书目,敬请关注。

  文明共同体这一概念,意味着文明论意义上的世界体系,或说,是具有类似世界体系之错综关联与复杂结构的文明整体。如果说,对于任何一个文明共同体的演化轨迹的讨论,都必然需要引入“他者”以作对比参鉴,那么地中海文明,不但作为整体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互为“他者”,其内部更是充满了各种“他者”(异质性)元素,从而特为充分地展现了文明间互动的魅力与张力。相对于中华文明共同体及印度文明共同体,地中海文明共同体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并不具有某种一以贯之的主体文明,而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不同的文明担当地中海世界的主导者暨文明中心,从而形成了围绕此地区领导权以大约八百年到一千年为一周期、以东西为分野的文明竞争格局。本书致力于展现古代地中海世界内部复杂而深刻的精神互动与思想联系,进而探索在地中海文明共同体、印度文明共同体和中华文明共同体之间的精神关联。

  本书第一卷主要叙述从春秋至战国的中国法理学史,叙述的重心是先秦儒家、道家、墨家与法家的法理学。第二卷主要叙述从汉至清的中国法理学史,始于贾谊,终于戴震,最重要的包含汉代、魏晋、隋唐、宋明、清代的法理学。第三卷主要叙述从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法理学史,始于龚自珍,终于熊十力,最重要的包含三个阶段:从战争到洋务运动的法理学,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的法理学,从五四运动到抗美援朝战争的法理学。

  《芬尼根的守灵夜》一共四卷,讲述了20世纪初都柏林一个酒吧的老板汉弗利·卿普顿·壹耳微蚵一家从晚上8点半一直到第二天凌晨6点的故事。第一卷开始于男主人公的一个化身芬尼根的死亡和守灵历程。伴随着他的死亡和复活的是整个人类,尤其是爱尔兰历史的毁灭和复苏。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人们谣传着男主人公的传奇经历。他的妻子汉娜·丽维娅·妇鲁拉贝尔同样代表各种母亲,她一开始作为一只老母鸡出现,在半夜12点刨出了一封信,这封信其实就是《芬尼根的守灵夜》本身。乔伊斯在《芬尼根的守灵夜》中对历史的关怀是深入语言层面的,他一方面通过对维柯思想的借鉴与发展揭示世界历史的共性,另一方面颠覆“纯正”英语使用的规范,消解殖民主义中心,用破坏殖民者语言和文学传统的策略重塑历史。《芬尼根的守灵夜》呈现的世界史是一部英雄与凡俗、伟大与卑劣共存的世界史,从而打破了传统世界史叙述中暗含的等级秩序,为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指出了可能的途径。如今乔伊斯已与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一起雄踞于文学的巅峰。

  《牛津西方音乐史》(五卷本)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音乐学名誉教授、著名音乐学家塔鲁斯金历时数十年独自撰写完成,堪称音乐史上不曾有过且难以复制的壮举。作为俄裔音乐家,塔鲁斯金致力于澄清与批评西方意识形态对斯拉夫音乐世界的长期误读。其音乐史研究打破西方学术框架,一反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对音乐史的诠释和书写方式,建立了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开辟了一条音乐史研究新路径。这既代表了音乐学近几十年来在研究观念和方法上的新变化,也暗合了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趋势。对于音乐史研究中厚古薄今的治学氛围,塔鲁斯金同样进行了开创性的扭转。《牛津西方音乐史》是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以20世纪音乐为最终落脚点的音乐史。全书以崭新的视角完整展现了从中世纪至20世纪末的音乐发展史,对现当代音乐的论述尤为详尽,堪称对人类音乐的一次统揽检阅。自2005年首版至今,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已成为音乐史研究不可绕过的重要文献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史著作之一。在撰史方式上,塔鲁斯金以多层次、跨学科的视角,将音乐学和史学、音乐分析和文化阐释结合,以音乐反映时代风貌,避免了之前纯实证类音乐史著作单纯堆砌史料导致的枯燥死板,成就了一幅音乐与各个社会维度交叉融合的立体画卷。

  在西方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形象一直十分完美,男性气概就是建立在这一理想之上的。一种身体和精神情况上的力量由此被创造出来,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类对于男性气概的理解却有不一样的看法。商业社会和尚武社会中的男性气概形象有别,朝臣和骑士、文人与村夫对于男性气概的理解亦不同。《男人的历史》由三卷组成:第一卷《男性气概的创造:从古代到启蒙运动时期》,第二卷《男性气概的胜利:19世纪》,第三卷《男性气概的危机?20—21世纪》。第一卷追溯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直到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男性气概的历史,阐述了不同时期男性气概形象的不同与转变。本书为我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部与男性气概有关的社会史、政治史和经济文化史。第二卷主要论述的是19世纪男性气概的历史。在19世纪,由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塑造的男性形象以强有力的姿态获得了无可争议的支配地位。各种不同的地点与环境都成为培养男子汉的场所,比如学校、花街柳巷、军营、工地和小酒馆等等。在这一时期,男性气概也部分地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如在战场上英勇牺牲,为了个人和家族荣誉血洒决斗场,因工作劳累而猝死等等。此外,战士在殖民战争、军事斗争中反映出来的男子气概,工人在生产劳动、打架斗殴等活动中反映出来的男子气概,人们在旅行和殖民活动中表现出的男子气概,也成为本卷论述的对象。男性气概在19世纪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德行的问题,而是作为价值观念的基础引导和塑造着整个社会,可以说架构了世界的形象。第三卷聚焦于20世纪。19世纪关于男性气概的标准似乎已经过时。20世纪中期,男性的身份与形象遭遇了重大危机,对于性别身份的定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21世纪,西方变得更喧哗与躁动:男人不再是男人,“真正”的男人。就男性的这种困扰而言,男性气概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男性的世界里危机正在扩散:奋勇杀敌的英勇气概消失殆尽,周期性的经济萧条消磨了工人们高涨的工作热情,墨守成规的风气使人们不再有冒险精神。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和凯歌高进以及女性主义的发展都对男性霸权提出了挑战。本卷就当代男性所应有的男性气概向我们提出了思考。

  本书以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为研究核心,用文本细读的方式阐发了孟德斯鸠对启示传统的存在论地位和认识论作用的看法,并将孟德斯鸠与霍布斯、洛克和斯宾诺莎等其他启蒙思想家进行了精当的对比。在作者看来,人并不能仅仅满足于自由商业社会所带来的安全、繁荣、各种经济活动;人还有着更高的精神性追求,这引导我们重新再回到古典政治哲学。

  《快乐的科学》在尼采的一生中处于中心的位置,它也是尼采采用哲学的叙述方式最成功的尝试。身为哲学家的尼采与科学对立,又以哲学家的身份抗拒艺术,同时也抗拒哲学家的语言。尼采处在艺术和科学的彼岸,为这个主题倾注了持续不断的热情,这部作品正是这种热情的成果。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人类精神中关于科学和艺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尼采并不是要压抑和抑制科学和艺术,而是将二者置于一个美化的领域,使之共存。

  本书从风靡当代的诸种后现代主义的通行观念入手,详尽暴露后现代主义在反思现代性时的肤浅和不得要领,进而直指美国的现代大学乃至整个西方文教体系的危机。作者觉得古典政治理性主义中蕴含着解决当代困境的出路。全书以文本解读的方式,厘清古典理性主义与现代理性主义的天壤之别,并试图消弭二者之间的鸿沟,设法用古典精义为现代思想输血,尝试开创一种全新的、知其崇高且明其界限的人性愿景和世界观,涵育人类潜能,并为身处现时代的康德意义上的“独自亲自思索的”公民提供一条更开阔、也具效力的运思路径。

  “创造”(creation)是神学、哲学、艺术、音乐、文学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人类的核心问题之一。本书从《创世记》和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中关于世界起源的宗教与神话故事出发,对“创造”这个词和概念的起源展开思考,并对“创造”和发明之间错综复杂的区别和重叠进行了探究。这本书的作者斯坦纳以博学著称,从近代的宇宙论到20世纪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他广征博引,试图阐明人类在当前所面临的处境。作者告诉我们,当信仰和先验的形而上学的假设被抛弃的时候,诉诸种种类比会变成空洞的甚至是腐蚀性的惯例。人类的智慧将继续提出那些被科学已经裁定为无法回答的问题,我们从始至终是并且仍然是创造的客人。

  “认识你自己 ”相传是刻在德尔斐神庙上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本书纵横古今,引经据典,从哲学的角度对如何认识自己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古希腊的柏拉图、智术师到普罗提诺、塞涅卡、奥古斯丁,从柏格森、弗拉基米尔·扬凯列维奇到好莱坞电影《角斗士》《亚历山大大帝》,作者以其丰富广博的知识向我们阐释了孤独与平庸、信仰与真理等人生的哲理,告诉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本书反思了旧时的“政治与伦理科学”以及知识分子的角色与责任,对事实与价值、真实与虚构、阐释与雄辩的关系进行了查考,并回顾了不同时代的思想对抗:苏格拉底与智术师、蒙田与孟德斯鸠、斯宾诺莎与洛克、施特劳斯与雷蒙·阿隆……

  戈雅(1746—1828)是西班牙最后的浪漫主义绘画大师,也是最早的现代画大师。他曾是西班牙王室的画师,是他那个时代伟大的记录者。他的绘画想象力超凡、风格大胆,对于马奈、毕加索等画家都产生了许多影响。本书认为“黑色绘画”的系列作品基于对人类欲望的一系列的探寻:占有欲,存在的欲望,给予意义的欲望。作者主要讨论了戈雅在18世纪末期的部分画作的精神维度及与其他思潮的关联,并指出代表了西方艺术史中一些绝对重要的时刻:对于再现与模仿现实的强烈质疑,对于图像的力量的宣扬,深入的伦理思考,作者在历史语境里揭示并反思了这些倾向。

  本书从哲学、文化批判的视角出发,对现代、现代性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反思。题目《瞧,这个诗人》显然是对尼采《瞧,这个人》的模仿。作者在这里接过尼采的思想大旗,继续了对现代性的精辟分析,并推进了尼采的批判。作者在书中探讨了诗人的本质,并将诗人放到哲人-立法者的位置上,即使在现代,诗人仍然是一种道德伦理的倡导者、实践者、推行者,进而是世界的变革者。与此同时,作者对他所处的时代予以了观察和剖析。弗里德尔与尼采一样都认为,哲学的使命在于照亮人类的阴暗部分。他认为现代的诱惑在于其日渐恶化的混乱性,在于这种混乱性持续的难以理解及其带来的严重的文化后果。弗里德尔认为文化史最主要的使命就在于面对它,从而能够批判地对它进行反思。《瞧,这个诗人》在此意义上是一部现代的文化史,是对灵魂和文化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是对个体困境和需求及其满足方式的审视。

  本书从现象学视角出发,通过对《蒙田随笔集》七大主题——友谊、死亡、自由、身体、爱情、语言、公共生活——的分析和阐释,向读者展示了蒙田独特的思维方法——在探索自我与探索世界过程中,揭示并鄙弃表象,但又对此过程中获取的“事物的实质”及“真相”表示质疑。这一转变让蒙田从与这样一个世界的对立、决裂走向重归于好。这是一本分析蒙田思想的著作,亦是一次对自我以及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究之旅。

  我们对拉康了解多少?对马克思了解多少?对康德了解多少?对解构与分析哲学了解多少?我们把黑格尔看成是一个抽象与反动的思想家,而齐泽克则使他成为一个具体与革命的思想家。在本书中,通过对黑格尔绝妙的解读,齐泽克赋予陈词滥调以活力,并用全新的方式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作出了解答。

  19世纪末是文学上颓废盛行的时代,此时形成了颓废谱系学。多尔维利(Barbey d’Aurevilly)、戈蒂埃(Théophile Gautier)、布尔热(Paul Bourget)等人的一系列文章将波德莱尔塑造成颓废诗人。许多研究关注以波德莱尔为首的颓废派的继承者,却鲜有研究系统关注波德莱尔本人对颓废的定义。面对他人指责其传播颓废,波德莱尔竭力自我辩护,将颓废应用于进步意识形态,后又将其应用于“哲学的艺术”。尽管颓废本身存在模棱两可性,它还是令波德莱尔着迷:他以落日隐喻颓废。落日作为其诗歌源泉,象征正在老去的文明。本书首先研究波德莱尔历史观的源头,然后将诗人具有哲理的特立独行之说与19世纪颓废话语的另一面相联系:深受法国文化影响的尼采与其同时代批评者将波德莱尔树立为集现代性与颓废于一身的瓦格纳在文学上的对应者。先后被等同于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意义发生深刻更新的颓废作为必然的或形而上的法则,由此展现出其意义所蕴含的所有层次。

  我们今天是否还像19世纪那样相信历史?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否定或肯定的回答在今天意味着什么?《相信历史》 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赫托戈讨论现代历史观念的重要著作。作者延续了他之前关于时间的思考,在对当代世界的探询中,让历史学家、哲学家、小说家一一参与到讨论中来。从修昔底德到布罗代尔,从亚里士多德到保罗.利科,从巴尔扎克到科马克.麦卡锡,书中内容涉及历史学、修辞学、诗学。作者围绕语言学转向,在历史与虚构之间的边界上展开辩论,在反思我们与历史之间的关系的同时,力图抓住一个新时代的核心问题之所在。

  本书是芬克1966—1967年在弗莱堡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系列讲座的整理稿。芬克追寻“精神现象学”的思想路径,使用现象学作为工具,同时精确指出方法和主题的不可分割性。《黑格尔研究》杂志评论道:“芬克的黑格尔解读是他最杰出的著作之一:这本书能够动摇人们根深蒂固的思维习惯和偏见。”芬克鲜活而敏锐的释读,不啻是带领我们进入黑格尔思辨迷宫的“阿里阿德涅线”。从某一种意义上说,《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现象学阐释》更是就哲学的可能性在德国现象学与其古典哲学之间展开的一次论辩式对话。与其说芬克的解读仅仅是为了阐释黑格尔的思想,以便让人们能更容易地理解黑格尔,毋宁说,芬克的解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一种有自己的探求与目标的哲学。

  1900年代,是“最后一批伟大歌剧”诞生并见证了歌剧这一文艺门类走入坟墓的年代,也恰巧是精神分析生发的年代,《歌剧的二度死亡》的两位作者,在这种“偶然”中走入歌剧的爱与死的境界,回溯其历史,二人分别着眼在莫扎特及瓦格纳两位作曲家重要的歌剧创作上,以精神分析/黑格尔辩证法作为主要工具,借歌剧这一品类及其文化现象,对诸如“死亡驱力”等精神分析学/哲学概念,加以阐发。全书并不涉及任何复杂的乐理知识,不根据谱例做古典音乐领域的技术分析。歌剧在此,是作为哲学思想应用与拓展的媒介。

  《论无神论》一书写于1931年,即著名的“黑格尔讲座”开始前两年。当时科耶夫只有29岁。“我这里所写的不过是我哲学的大纲,而并非最终的版本,因而尚不能出版。”可见,按照科耶夫的原意,是不准备出版这本书的。然而,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这本《论无神论》已经为作者之后的《黑格尔导读》等论著打下了良好的概念基础。另一方面,这本书的写作是紧接在其关于索洛维约夫的博士论文之后,在思想上延续了其在博士论文中的思考。无论如何,从1931年开始,当时年轻的科耶夫就有一个创构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计划,而在这项计划中,一个主导的问题意识就是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关系问题。因而《论无神论》可以被视为科耶夫对人的思考的绪论。这对我们不难发现科耶夫的整个思想体系,特别是他早期的思考,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本书收录了一位音乐学家近十年来的音乐评论文章,集中体现了作者通过读乐对于“古今之变•中西之辨”这一命题的思考。这些评论有对欧洲音乐经典的意义的诠释(可以视作某种“三度创作”),有对20世纪国人接受西方音乐文化及观念的历程的叙事与理解,也有对于当代学院派音乐作品的观察与感悟。本书希望以一种当代中国的本位意识,来审视“作品式音乐”这一外来文化系统,在华化过程中的给予我们的教训、记念与启示。

  本书是一部深度探索19世纪钢琴音乐作品与钢琴文化的专题性学术论文集。文集内容涉及19世纪的钢琴音乐文化、钢琴表演实践以及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李斯特等重要作曲家的钢琴音乐创作。

  《论歌剧》是英国著名道德哲学家、伦理学家伯纳德·威廉斯的歌剧文集,由威廉斯生前亲自选文并大致排序,汇编而成。威廉斯逝世后,该文集由他的夫人帕特丽夏·威廉斯编辑出版。文集收录16篇文章,包括《新格罗夫歌剧辞典》“歌剧”辞条中的《歌剧的本质》一文,其余文章论及莫扎特、瓦格纳、威尔第、普契尼、德彪西等重要歌剧作曲家,覆盖面广,并收录了对保罗·罗宾逊《歌剧与观念——从莫扎特到施特劳斯》的学术书评,还对罗宾逊、约瑟夫·科尔曼等学者的思想进行了深刻反思。该文集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辨,从中能够洞察到歌剧中的深刻人性。它对西方歌剧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卡洛琳·阿巴特、罗杰·帕克等顶尖歌剧学者都表示受其影响。

  本书是“新音乐学”研究领域中的经典代表作。作者透过音乐符号学、终止式、调性、音乐主题、循环式结构这五个视点,看到古典音乐中蕴含的“颂扬男性阳刚化”“贬抑女性阴柔化”的精神倾向,并指出古典音乐对社会性别的这种影射和建构,对随后的西方音乐史有着重大影响。本书自1991年首版以来在音乐和人文知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古典音乐学界的第一本女性主义批评专著。

  《非洲现代经济史:19世纪》于1993年由非洲大陆社科类权威出版机构CODESRIA首次出版,第二年便获得非洲图书界最高荣誉诺玛出版奖。全书500多页,体量宏大,史料丰富,数据详实,构思巧妙。作者从非洲本土学者的视角,旁征博引,详细讨论了殖民主义进入非洲后给非洲大陆各区域带来的巨大变化。全书除引言外,另有5部分共15章,内容涵盖环境和人口、农业、采矿和制造业、贸易、帝国主义等。这本开创性的著作对非洲经济史进行了重新评估,将非洲经济史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该书是目前非洲经济史研究领域仅有的几本权威著作之一,是深入研究19世纪非洲经济史的一部力作。

  马兹鲁伊(Ali Alamin Mazrui )是当代肯尼亚最重要的政治学学者之一,被称为非洲灯塔般的知识分子,在五十年的研究生涯中撰写了数十本享有国际声誉的研究著作以及数百篇文章。上世纪60年代以前,非洲研究领域被后殖民话语占据,马兹鲁伊等学人的著作则用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了非洲的历史、当下与未来。可以说,马兹鲁伊型塑了世界对非洲学术和知识界的认识。在《非洲的境况》一书中,马兹鲁伊分析了非洲的六大悖论:最美的花园与最不适于居住的地方,并非最受虐待(与犹太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相比)但却最受屈辱的大陆,不是西方但是在19-20世纪西方化最快的大陆,最多自然资源却最贫困,并非面积最小却在人种、语言、宗教、阶级等方面最分离的大陆,在地理位置和经济上处于中心但在世界事务上却处于边缘。

  阿托·奎森是加纳学者、文学评论家,纽约大学教授,在非洲文学、后殖民研究、都市研究与文学理论等领域出版了多部著作。在《阿克拉牛津街》一书中,从加纳首都阿克拉最富活力也最国际化的商业区牛津街入手,阿托·奎森讲述了从17世纪中期阿克拉建立以至当下的历史。在本书中,作者将自己对牛津的景观、声音、空间分布的体验,与殖民、后殖民城市规划及跨国主义在这个街区留下的痕迹结合起来。作者发现,多种规划体系塑造了阿克拉这座城市,城市规划与80年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介入共同造成了阿克拉的阶层分化,也为90年代早期牛津街从大型住宅区向热闹的商业区转变埋下伏笔。

  本地图集自1982年首次出版,一经问世便广受好评,多年畅销,于1992年第八次印刷。全书共36节,图文对照,每节说明文字搭配一幅相应的双色地图,共收录36幅地图。每幅地图都经过精挑细选,以便为自1000年至今的非洲历史的多个主题提供详尽综合且准确无误的信息,其主要内容涵盖非洲的自然地理环境、非洲人口、非洲与欧洲的殖民关系、殖民时期的非洲经济、非洲的奴隶贸易、非洲的独立统一等每个方面。地图与说明文字按年代顺序编排,巧妙地保证了最大限度的清晰脉络,便于读者理解。

  全书分上下两册,共350个词条,涉及各个关键词的历史沿革和主要内涵。从风格上,本书秉承了西方自中世纪以来对异域进行编撰、分类和知识建构的东方学研究传统,体现了西方知识界对作为认知对象的非洲的介入和干预。在内容上,该书兼顾古今,从古典时代直至当代(殖民时代和后殖民时代是主体);涉及地区广泛,既涵盖非洲各地和撒哈拉南北,也包括加勒比地区,乃至西方的黑人世界;涉及学科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艺术、音乐、文学、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和大众文化等;涉及非洲内外一些重要的黑人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等。该书有助于国内知识界从总体上了解广义上的非洲思想,将非洲问题纳入自己的考察视野。

  将欧美的自然保护思想原封不动地引进非洲的自上而下式保护策略带来了各种对立。这是当地人民与外来者的对立,是站在大自然方的外来者与站在人类方的外来者的对立,也是当地人民各种行为之间的纷争。本书将探讨“人民参与式保护”能否成为解决策略,同时探究其未来。

  在非洲大陆中,不同社会、文化集团之间的接触与人们的越境将创造新技术。围绕资源的对立往往成为纷争和内战的原因,但是,这种革新可以拓展新的资源利用之路,只要它以日常的人力资源为基础,那么就能保证再生的平衡。在谋求通过统合多种技术和价值观而共享自然资源的人们活动中,我们可见和平的、持续的社会形态。

  初级产品热引发的经济稳步的增长与格差的扩大、开发的活跃化……这些自然而然与围绕土地和资源的对立相关联。那么,是否非洲尽是大小不一的纷争与内乱呢?恰恰相反,在大部分地区,人们即便相互碰撞但和谐共生。本书通过日常的对立和协调的现场来分析非洲人民的交涉能力、协调能力的特征,探究回避纷争与内乱的智慧。

  非洲各国正逐步摆脱由殖民地主义的遗产和新自由主义近代化所带来的凄惨的混乱。与国家和法律引起的判罪、惩罚(因果报应式正义)不同,本书关注被害者的要求(揭露真相、陈述经验、谢罪赔偿等),拷问以修正由于犯罪而被歪曲的人际关系的“修复式正义”为本质的非洲“移行期正义”的实质。

  承认无论谁都不完美,这才是非洲文化内在的世界观。本书从微观的视角阐明了为了回避对立、预防纷争或解决纷争,并实现和解与共生,非洲社会所运用、实践的知识、技术和制度,认为非洲潜力具有“动态性、柔软性、多元性、杂种性、宽容性、开放性”的特点。

  罗伯斯庇尔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雅各宾专政时期的最高领导人,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他主张处决国王路易十六,被一些人视为恐怖统治的元凶,但他自己最后却在“热月政变”中被送上了断头台。作为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至今罗伯斯庇尔仍然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学家们激烈辩论的议题。罗伯斯庇尔既拥有无条件的支持者,也有不少人对他进行粗暴的贬低。他究竟是一位“不可腐蚀者”还是嗜血的“暴君”?这种分裂实际上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两种面向和两种对立的观点。一面是自由,另一面是,罗伯斯庇尔把这二者联系在了一起。本书对罗伯斯庇尔的演讲和思想发展轨迹进行了细致梳理和分析,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及其给法国和世界留下的遗产。

  本书综合分析了18世纪法国文人的知识活动:书籍的出版、他们的文化社交活动等等。与此同时,还考察了法国知识分子的各种圈子,发现他们是如何通过你自己社会阶层的特点,以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特有的“精神工具”参与启蒙运动的。作者查阅了大量18世纪的档案、信函,邀请读者重新审视这个时代,重新解读历史的意义。

  在这部开拓性作品中,威廉·科恩追溯了对黑人的消极态度是如何深深植根于法国文化的。通过研究形成这些观点的力量,科恩揭示了法国与非洲、西印度群岛的奴隶殖民地以及法国本土的黑人之间持续存在的不平等互动。18世纪的哲学在消极刻板印象的形成中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他们在宣扬人类平等的同时,培育了19世纪的生物种族主义学说,尤其是体质人类学。在讨论了这些形象的形成过程后,科恩分析了演化的社会关系类型。本书展示了三个世纪以来种族主义思想的演变,以及法国特有的科学种族主义的发展,对于任何正在讨论欧洲与非欧洲人的关系,以及种族主义、种族、身份、殖民主义和帝国等问题的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必读之作。

  本书从社会学和政治层面深入讨论西方古代世界——从古希腊城邦到罗马帝国的“社会捐助”制度。贵族、富人、皇帝对平民各种各样的形式的捐助——竞技会、悲剧比赛、修建公共建筑等等,在西方历史上被视为一种“奇特的现象”,这被视作利他主义或人道主义、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形式,同时也是富有阶层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而这引发的回报将是平民对他们的赞助者的忠诚和公共责任感。本书是一本颇具可读性的历史名著,在古代历史、社会学方面影响深远,在当代历史研究中的引用率也非常高。此书的出版将给历史研究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视点,同时其所讨论的话题也可引发广大普通读者的兴趣和讨论。

  从武士在古代日本的崛起,到中世纪武士领主的统治,再到德川幕府初期向准官僚的转变,武士一直占据着日本的中心地位,直到19世纪中叶日本开放后被废除。本书的主题是:日本武士阶层和国家政权的形成有啥关系?现代日本一般被视为一个有其自身内在逻辑的高度发达的社会。通过对日本组织架构根源的历史研究,池上英子将这一逻辑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本书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日本如何在没有一味模仿西方的情况下迈入现代社会?作者展示了日本所集体文化是如何与冲突的历史矛盾地联系在一起的。池上英子认为,当代日本文化基于两个显著互补的成分,即荣誉的竞争和荣誉的合作。这种情况的历史根源可以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找到,与几乎同一时间在欧洲看到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池上英子的方法虽然是社会学的,但它借鉴了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方法,以日本武士这个颇为有趣的话题揭示了日本如何在保留民间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同时实现现代化,回答了日本人如何在不走西方国家道路的情况下实现现代性的问题,对中国当下的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本书旨在更新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克兰·布林顿(Crane Brinton)的经典比较革命分析著作《解析革命》。作者基于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著作,比较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60)、法国大革命(1789—1799)和俄国革命(1917—1929),不仅超越阶级分析与早期“修正主义者”对革命运动因果关系与过程的短期、突发因素的强调,而且调和了“国家中心论”结构主义解释和强调主体能动性、革命话语、心智、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后现代主义解释。作为一部比较历史研究著作,本书跨度长达近300年,但线索清晰、可读性强,很具有启发性。

  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是英国历史上最繁荣、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之一,其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物品(包括同时代英国本土生产和海外贸易所得),这些物品不单单反映出莎士比亚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等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人们看待这些物品的方式,即新型消费模式与之相应产生的新的、更复杂的社会认同方式,因此作为载体的物就同时具备了物质和象征的双重意义,物质文化也就具备了一种影响人类行动的特殊力量。本书借用了布罗代尔的讨论框架,从早期现代英国物质文化视角观照莎士比亚作品,通过发现其作品中的物质意象,从反向论证的思路来揭示这些物象中的隐含意义,有利于我们对文学与文化的共生关系作出合理的判断,也促使人们在当下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和发展的社会形态下继续思考“何为物”“人与物关系”等人类命运共同命题。

  谢默斯·希尼是享誉世界的伟大诗人、剧作家、评论家、翻译家,1995年因“其作品饱含抒情之美以及对伦理的深刻理解,凸显了日常生活的奇迹和历史的现实性”而获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继叶芝之后最伟大的爱尔兰诗人”。他创作的时代是一个文化既多元共存又相互交流的时代,创新并不代表对传统的抛弃,而是不同传统的融合。早期创作反田园诗的时候,希尼依然把反叛传统作为创新的出路,但是随着对自己和其他诗人的理解日益深入,随着他建立起自信和更多地走入外部世界,希尼对其他诗人和传统日益包容,并通过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新的风格。本书在“影响”与“传记”两个基本研究点的基础上,建立起希尼与英语诗歌传统的立体研究体系。

  本书作为国内学界首部对《会饮篇》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专著,在对《会饮篇》的文本阐释与论证重构之基础上,结合古代历史(如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法律(如古代斯巴达和雅典关于爱欲的立法材料)等方面的多种文献,同时吸纳融合针对古希腊爱欲观念与实践的人类学、历史学、古典学研究,详尽阐述了柏拉图关于爱欲的哲学思想,亦探讨了柏拉图对身体与灵魂、人性与政治、诗歌与哲学、自然与习俗、生成与存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思考。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施特劳斯(Leo Strauss)日益受到国际学界关注,其中重点是施特劳斯1938年以后在美国的思想,而他此前的思想一直未受到应有重视。国内学界至今尚无专门研究施特劳斯早期思想的专著,本研究力图填补这一空白,聚焦于施特劳斯1921年至1937年在欧洲的早期思想。基于施特劳斯的五部早期著作,即《雅可比哲学学说中的知识问题》《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霍布斯的政治哲学》《霍布斯的宗教批判》和《哲学与律法》,本书考察梳理了施特劳斯早期思想的基本取向、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尝试以上述著作为支点,结合施特劳斯这一时期的文章、评论、报告和书信,全面、细致地呈现其早期思想。

  莎士比亚的作品不能仅仅被当作文学作品看待,例如《李尔王》就应被视为一个融合了文学、哲学与政治思想的西方最经典文本之一。这本书的作者娄林,基于多年对莎士比亚剧作的研究以及深厚的文学与哲学素养,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观点,即:莎士比亚借助李尔王的故事,在哲学与政治两个方面传达了极其深刻的思考。第一,政制的延续与更迭是政治生活中最为关键的事实,也是政治哲学思考的核心之一。《李尔王》的关注焦点在于什么样的人物才能成为合格的政治继承者,这就是考狄莉亚、奥本尼和埃德加在剧中的重要意义。第二,埃德蒙、高纳里尔和里根作为李尔王之后的实际的政治继承者,除了传统所谓道德之恶以外,更主要的特征是,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形而上学或者哲学的根基。这是西方现代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基本诉求之一:政治与哲学越接近,而离道德越遥远。《李尔王》如何传达出哲学的古今差异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古今政治哲学的差异,是本研究最为关注的地方。

  本诗集分为如下几个板块:父辈故事、仗剑天涯、爱的多重奏和哲学游戏。“父辈故事”是对父亲因病辞世的回忆与悼念。根据父亲年轻时候的故事以及父辈(包括叔叔伯伯、舅舅等)人的往事写成。他们多为农民,后来又多成了农民工,在时代洪流之中沉浮,辛劳一生。书写和记录的这一批人,从中我们能看到时代,也能看到永恒的人性。其他的版块,写作者在不同地方读书、生活、旅游的经历。作者老家“彭村”是典型的浙西南农村,后来求学的小学、初中在小镇,高中的县城在遂昌,本科在普通城市临海,硕士、博士在大都市上海,如今入职温州大学任教。作者把中国大地上的风物,留在记忆中,留在诗中,也有对于身边事物的感触,以及对人如何生存于现代世界的哲学反思。作者有意构造一个系列,抒写从偏远农村到大都市的连续光谱和这一代人的诗性认知。

  这部史诗般的长诗,是萧开愚潜心多年的杰作,书写了明清文学思想家的人物精神肖像,比如徐光启、傅山、顾炎武和陈子龙等,他们这些贫寒的读书人,如何建构中国优秀的古典传统思想。长诗着重描述了当时的文学语境,从明朝“公安派”的风气,到怎样转换和接受“前后七子”的文学传统。另外,长诗的艺术形式上特别讲究,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视野中,将所写的人物放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呈现出一种朴素大气的史诗风格。这将会是当代诗歌史上一部意义深远的杰作。

  诗集包括美国诗人C.D.莱特最后一本诗集、中德美等国诗人呼应她“诗人的隐秘生活”一诗的作品以及莱特出版人和评论家致敬莱特的话语。此诗集叙事而抒情,朴素而性感,实验而富有社会意识,凝练而极具张力,轻盈敏捷而又沉郁顿挫,在多种文体的杂糅中,彰显人性和历史的矛盾。这是国内第一本综合展现莱特诗、人合一的作品选集。

  本诗集传达出了一种独特的感受和经验,虽然将世界体验为一个荒诞和充满威胁的处所,但他运用各种符号和古旧的,与传统典籍有关的古怪意象来展示人的存在场景,从而营造某种层面上的超越维度。他诗中一个常见的主题是语言和交流的失效。诗人和他的词语的关系仿佛创世和造物的关系:它们真实,具体,同时又不羁,充满反叛。事物的核心仍旧是神秘的,尽管诗人尝试用语言接近它们。这一力量推动诗人越发冷静,严厉,诗作朝向祈祷或魔咒般的效果迈进,其创作风格被誉为新表现主义诗歌。

  本书是第一本较为全面地呈现出爱德华·科茨贝克创作生涯的英文译诗合集。内容有其早期诗作的泛神论和表现主义,到他在二战时期及战后积极切入政治所创作的诗歌,到他在丰饶的晚期所深深卷入的哲学和玄学冥思,诗歌作品中征用了自柏拉图以降的哲思,并渗透于诗性的表述中。作者传达的对田园生活的感性和与自然的至关重要的亲密,有时候呈现出神秘主义的风貌;有时清晰而准确地切入到对自然风景的深邃感悟中,总是注入了一种对时间的痛苦知觉,和一种宇宙性悲伤的惨痛。

  本诗选的选编是对新世纪以来的上海城市诗歌创作做一通观的研究,精选了上海几十位颇具影响力的代表性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是对现代性的探寻,表现为体认和把握现实经验,寻求诗歌感受方式和想象方式上的现代性,另一方面能够应答现实与历史的复杂境遇,融汇社会责任和道义,将诗歌的外在形式灵魂化,努力实现一种新的感受和想象真实的生活的艺术形式。本书的关键词可以概括为城市性、人的现代性和上海格调。

  此著作是王璞的诗歌批评合集,聚焦诗歌语言修辞的革命,贯通欧洲浪漫主义、西方现代派和中国新诗,追寻现代诗的源与流。全书穿插讨论荷尔德林、布莱克、雪莱、惠特曼、波德莱尔、兰波、鲁迅、勃洛克、郭沫若、卞之琳、奥登和穆旦等重要诗人及相关作品和文学现象。各篇章为作者过去十余年工作之结晶,汇总于此,不仅展示从浪漫时期到新诗史的个案阐释,而且形成了一条批评踪迹和一个论辩线索。本集先以“序引”提出并综述这一现代诗歌批评的核心问题,随后的篇章从英国浪漫派的“灵视”倾向、德国诗歌的“远游和回溯”修辞,推进到早期鲁迅对“摩罗诗力”之为“源”的言说。相应而来的,还有关于抒情诗“呼语”、现代派“反讽”和散文诗“复沓”的比较研究和理论解读。然后,本书勾画现代主义诗歌旅行路线,出入于汉语内外。紧接着,这本批评集转向白话新诗的格律问题,展开“声音和意义”的批判性反思,经由此,最终又在中国现代主义的难题中回到反讽和抒情这一诗歌张力场。

  本书是作者多年新诗细读批评结集的专著。内容涉及卞之琳、朱自清、穆旦、纪弦、海子、张枣、宋琳、西渡、沈苇等现当代重要诗人的作品或相关诗学问题,全书有经典名篇的再解读,也有对文学史忽略作品和新近诗人写作的阐发和关注。作者力图融通知识、情理、经验与诗意,一方面聚焦文本,透视字里行间,烛照壶中天地;同时亦努力穿针引线,旁及中外的诗歌和诗学问题,拓展出宽阔的互文世界。另外,书中许多篇章萃取自中学或大学课堂讲义,写作过程中,作者十分注重文章的可读性和普及性。

  本书汇集了六位当代活跃的青年学者的诗歌文论,他们多重身份的重叠,使他们的书写在思想深度和书写技艺上卓越非凡。六位作者分属不同的地理坐标,他们目光独到,行文老练,有很强的辨识度。文集既辐射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当代诗歌领域耳熟能详的经典诗人洛尔迦、艾略特等,又囊括相对陌生的实力派迪奥迭维奇等。范晔详细分析了西班牙著名诗人洛尔迦、希梅内斯等诗歌文本,并把这些作品置于二十世纪舍勒、蒂利希、莫尔特曼、汉斯·昆等哲学家和思想史家的视野下进而辨析,借此寻找“脱魅”时代精神危机的处境中个体信仰的出路;包慧怡则向我们展示了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异乎寻常的重要性,也对当代爱尔兰诗歌地理中十分重要的诗人哈利·克里夫顿的作品风格,作了精细化的解读;倪湛舸的题材面涉及得较广,从早期的霍普金斯,到现代的叶芝、史蒂文斯等,都作了精深的研究和到位的剖析;艾洛除了对古希腊诗歌戏剧有着精湛的分析,同时也对英国诗人谢默斯·希尼作品在中国产生影响的原因作了梳理;王敖的重头文章《重读艾略特》,以一种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二十世纪重要诗人的脉络和给汉语诗歌带来的启示;周伟驰从浪漫主义的丁尼生,到现代主义的波德莱尔进行了宏观的审视,从生命整体的角度去寻找人生的终极意义。

  兰波(1854—1891)是19世纪法国的天才诗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虽然只活了37岁,在诗歌史上却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如《地狱一季》《彩图集》等。本书涉及兰波诗歌的现代性、兰波与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兰波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三大议题,将兰波研究的学术视野横向上拓宽至中国、日本的现代诗歌,纵向上延伸至特拉克尔、亨利·米肖等后世诗人,还关注到科学等跨学科领域。

  本书是皮埃尔·米雄的“处女作”。他用博絮埃的祷告和福克纳的长句,产生了一种既古典又野蛮,极具冲击力又有阅读难度的独特语言。叙述者和叙述动作从未从他的行文中消失,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始终鉴证着一个“我”如何在书写和怀疑中建立自身,如何通过记述小说中这八段生命/精神的亲缘,而终于抵达与自我的亲密。

  本书回顾了兰波童年时代父亲的离开和母亲的严苛,青年时代恩师伊桑巴德的指点,与巴纳斯派诗人邦维尔的通信交流,以及如何逃离故乡,来到巴黎,结识魏尔伦和诗人热尔曼·努沃。正如作者所说,“兰波是许多人的儿子,却不是任何人的父亲”。这部作品从某一些程度上说,算是前作《微渺人生》的第九段人生,其实兰波已经作为影子人物出现在前作的字里行间,而在本书中,叙述者又作为兰波的影子现身。

  本书以第三人称书写了法国语言学家、埃及学家、第一位识破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学者商博良的人生片断。在书中,作者虚构了商博良因阅读美国作家詹姆斯·菲尼莫尔·库珀的《最后的莫西干人》而受启发破译埃及象形文字这一情节(书题也因此是向《最后的莫西干人》的一次致敬),将全书引向对阅读与非阅读之间关系试探。在作者看来,阅读伴随符号及所指在意识中的消失或无意识,而商博良破译埃及文字这一操作,却恰恰与之相反,是以非/反阅读为基础的,故作者在开篇写道:“商博良不知阅读,他只知破译”,思辩性乃本书的亮点。

  本书以极短的篇幅,想象了数十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的某些人生时刻,这些时刻有几率发生过,可能从来不曾存在,三两成组,被归于“寂静”“距离”“弃绝”等章节主题下。作者在书中玩了一个巧妙的游戏,完全避开真实人物的生平资料,把这些资料当作阅读者已知的背景,而完全着眼于生命的想象,读者既可以在不熟识人物的情况下把文本作为一段诗意叙事来阅读,也可怀有对人物的了解,跟着作者走入那些隐秘的时刻。

  虽然尼采对虚无主义概念的使用极其含混,但在诺伦·格尔茨看来,尼采用“虚无主义”一词主要表达的是一种逃避责任、逃避做决定、逃避对做一个人意味着什么的思考的态度,而基督教就是西方人用来实现这种逃避的宗教工具。尼采对虚无主义的批判可以拿来作为技术虚无主义批判的理论基础,因为现当代技术尤其是当代电子媒体社交技术开始扮演相同的角色,人们同样通过这种技术来逃避对自己的责任,逃避做决定的勇气,逃避做一个人应该承担的重负。于是,今天,我们仍就需要尼采超人哲学,需要用为创造而毁灭的积极虚无主义替代为毁灭而毁灭的消极虚无主义。本书有助于人们对网络沉迷现象的认识与批判,反思并超越自己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虚无主义行为。

  本书以瓦尔特·胡珀编选的路易斯文学论文集《论故事》(On Stories: And Other Essays on Literature,1966)及《文学论文选集》(Selected Literary Essays,1969)为底本,以汉语世界的文学研究者为“隐含读者”,编选二十余篇文学批评文章。选文目的有二:1. 让现代汉语学者了解,以“活在现代的古代人”自居的C. S. 路易斯,如何述而不作,如何让古典批评传统在现代世界仍然是活生生的;2. 针砭现代汉语学者的某些文学研究及批评痼疾,如对奇幻小说及儿童文学的文体偏见,如对19世纪现实主义的片面推崇,如对于人类学方法及精神分析的草率运用,如文学批评及创作的刻意求新,如文学研究与语文教育的脱节。

  牟宗三是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思想博大,义理艰深,在学界有特别大的影响,同时也常伴有争议。本书按照作者在学界影响甚大的专著《贡献与终结——牟宗三儒学思想研究》五卷本的逻辑顺序,选取牟宗三思想中的五个核心焦点问题——“坎陷”“旁出”“善相”“圆善”“终结”——分别进行再议和省思,以便消除误解,更好地学习牟宗三,继承牟宗三。

  本书尝试解答如下问题:《利维坦》中长篇大论的神学论述与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之间有何关系?用英文写就的《利维坦》与霍布斯早前用拉丁文撰写的政治著作《论公民》《法律要义》有何不同?《利维坦》究竟是一本什么性质的著作?作者约翰斯顿认为,修辞是解开这些谜团的金钥匙。

  本书可视为《凯若斯古希腊语文教程》的精简通俗版,对那些仅想尽快掌握古希腊语法或学习古希腊语知识的读者而言,本书能为其带来极大便利。作者心怀古典心性,据西人典籍,广采博取,将古希腊语文知识融于生动活泼的文化阐述中。本书也可作为古希腊文化知识的通俗读本,任何对古希腊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

  17世纪德国巴洛克戏剧是人文主义晚期到启蒙运动以前在德国上演的戏剧。对于同时期英国、西班牙和法国的戏剧,国内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而对于德国巴洛克戏剧,国内学界则非常陌生。事实上,这一时期在德国出现了能够与莎士比亚、卡尔德隆、拉辛比肩的戏剧家,阿旺西尼、格吕菲乌斯和罗恩施坦就是这里面的代表。本书以17世纪德国巴洛克时期三位代表戏剧家的剧作为研究对象,从古典的君主形象入手,辅以戏剧形式的分析,阐释三部戏剧中相关的主导论题,展示德国巴洛克戏剧中的君主形象、戏剧形式及其与当时的思想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这三部不同的巴洛克戏剧中所展现的君主形象,透射出17世纪德国巴洛克时期的戏剧对国家制度和国家形式的文学想象。

  所谓“原始”,即“推原孔子之本义”,避免穿凿附会。本书正文部分,以正平本何晏《论语集解》为底本,并据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皇侃《论语集解义疏》补正。注解部分,先征引诸家之说,然后补旧注之缺、正旧注之误、发旧注之未发。作者注解,虽征引甚多,但以集释为辅,以己意为主;同时略于典章制度、人名地名之考证、字词之训诂,而详于义理。在语言风格上,本书使用浅近文言,以与《论语》文本及引文融合无间,同时更好地表现语言之美及经典中蕴藏之伟大精神。

  本书共分24个章节,以时间为线索,以人物为维度,分别考察了西方哲学的兴起、苏格拉底与智者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腊化与罗马时期的哲学、早期基督教思想、早期中世纪哲学、中世纪鼎盛期的哲学、介于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哲学、笛卡尔与现代哲学的开端、大陆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苏格兰启蒙运动、康德、德国观念论与黑格尔、卡尔.马克思、19世纪经验主义、尼采的哲学思想等,并给出了从西方哲学史得出的几个教训总结。

  这是一本指导如何给大自然书写日记的入门书。作者向读者传授若干传统、正式、科学的野地日记方法,引导人们学习记录生活的自然环境,且于其中感受观察、学习和创作的乐趣。作者是美国著名的自然观察家、艺术家、教育家,主要以书写和绘画两种方式传递其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认识,并艺术地描绘大自然的色彩与神奇。

  本书挑战了这样一个传统定见,即西方绘画史存在着一个从文艺复兴、经由风格主义再到巴洛克时期的这样一种线性发展。作者没有直接讨论风格问题,而是关注于绘画是如何变成一种被装裱的、可携带的市场交易物。作者觉得,从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装裱画就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图像。通过对画家的自我反思之不同模式的分析,作者向咱们提供重新观看、研究绘画史的新视角。

  地球上究竟有几块大陆,是法国人所说的5块,还是英国人认为的6块?既然海洋是连成一片的,为什么我们要把它分成三大部分?人类生活的地球,其表象跟着时间的变迁在不断发生演变,本书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现了大陆与海洋的历史,内容涉及海洋的分割、美洲的发现、消失的大陆、地理政治学等问题。本书附有大量插图,内容生动有趣,2020年10月在法国出版后,《世界报》就进行了推荐,既具有学术的严谨性,又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六点,军事术语中即原点思想的战场风雨变幻,我自岿然不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友情链接 安博棋牌 安博娱乐登陆官网 安博APP下载地址
-->
Copyright© 安博娱乐登陆官网_安博棋牌APP下载地址 © 2019-2020 版权所有 蜀ICP备1100407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