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逻辑上阐发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关键。这一逻辑特色,似可遵循以中国之答回应时代之问的思路,概括为:以引领时代的大历史观拓展唯物史观,坚定历史自信;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创新治国理政,坚定政治自信;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升华自我革命,坚定“赶考”自信;以“共同体意识”深化辩证思维,坚定道义自信。
作者简介:侯惠勤(1949- ),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北京 100732)。
张雷声,女,1954年生,安徽芜湖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社科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常务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与当代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形成及在世纪之交的发展》《中国经济思想百年历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等。发表《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现代化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等学术论文300余篇。科研成果多次获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奖。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材获北京市精品教材。
【内容提要】辩证思维是一种从相互作用关系中把握事物本质的科学运思方式。中国自我革命战略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本质上体现了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在内涵要义上,自我革命是中国对自身政治属性的深刻恪守、对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应对伟大斗争的锐利武器、掌握历史主动的关键。在实践路径上,自我革命坚持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培元固本与开拓创新的辩证统一、整体态势与关键重点的辩证统一、刀刃向内与刀刃向外的辩证统一,实现党的建设事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同频共振。在未来导向上,自我革命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紧密结合、赓续精神谱系与理想信念教育互为支撑、加强顶层设计与完善制度规范体系相互衔接、站稳人民立场与创新监督手段相互促进,为新征程开辟自我革命新境界提供领导力量、文化支撑、制度保障和价值导向。自我革命诠释了我们党坚持和运用辩证思维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制胜之道。
作者简介:吴付来(1964-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当代政党研究平台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内容提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层逻辑,不能单纯拘泥于文化逻辑层面加以理解,而应当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现实场域,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个维度加以全景式透视。从历史维度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结合,经历了形式和内容不同层面的融合过程,新时代推动“第二个结合”应努力实现向价值理念层面深度融合的转变。从理论维度而言,“第二个结合”重要论断的提出,充分彰显了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关系问题的认识,实现了从“自在自为”到高度“自觉自信”的转变。从现实维度而言,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不仅要直面“中国之问”的求解,更要在回答“世界之问”中实现“问题域”的转变,以此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简介:尚庆飞(1971-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通 226019)。
【内容提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叙事主题,同时构成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和普遍交往理论的叙事主题,标识了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新高度,书写了马克思主义全球史观的中国版本、当代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全球治理的形而上学思维,创新了全球治理的思维范式。人类命运共同体重拾被西方搁置的全球正义问题,旨在消解资本主义世界化所造成的中心-边缘结构和依附型世界体系,是具有原创性意义的国际秩序观。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西方中心论统治下的现代文明,创造了更高水准的人类新文明,成为中国在21世纪引领人类精神成长和世界历史走向的鲜明旗帜。人类命运共同体规避了两制生死博弈的终极逻辑,打开了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背景下两制和平共处、人类和谐共生的历史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遏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的历史逆流,重构世界普遍交往范式,匡正现时代国际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世界历史目前阶段的新纲领。
作者简介:陈曙光(1975-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 100091)。
【内容提要】“自我革命”的概念经历了一个语义变化和含义升级的过程。党的自我革命的定型,标志着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境界。党的自我革命是党的性质宗旨使命的内在要求,是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必然要求。党的自我革命是党根据时代特征和使命任务,通过提升“四个自我”能力实现自我升级,不断增强领导本领和执政能力,在推动社会革命中不断超越自我的运动。党的自我革命是党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原创性贡献。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要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完善制度规范、强化正风肃纪、打赢反腐败斗争等战略举措,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作者简介:刘仓(1975-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009)。
【内容提要】当前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向纵深推进,中国也正加速向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与传统的用工形式相比,在劳动过程、雇佣关系和劳资矛盾等方面均出现了新的情况,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更加隐蔽、多元和深化,劳动关系愈发紧张甚至存在恶化趋势。因而,探索契合数字经济条件下的共享型和谐劳动关系对缓和劳资矛盾显得尤为迫切。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为建构共享型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全新的理论维度和实践路径。文章对数字经济下共享型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建构的可能性进行了机理分析,并从劳资内部均衡共享利益、政府规制与健全收入分配体制机制、平台技术红利的共享等方面提出共享型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路径,以此为数字经济成果更多惠及人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建议和参考。【关键词】数字经济 共享型和谐劳动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共享发展作者简介:吕景春(1966-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 300387)。
【内容提要】马克思资本理论蕴含着资本、世界历史与三位一体的历史图式和理论结构。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关于资本概念的历史性与阶级性的批判性考察,揭示了资本的生产方式和世界市场的深刻危机与内在贯通的历史逻辑,阐明了资本主义所有制的自我扬弃与社会的个人所有制的历史性重建的相互关系,展望了从资本主义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历史趋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最终目标,是以自由个性和人类解放为原则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
作者简介:刘敬东(1960-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4)。
【内容提要】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科学阐释了资本具有双面性,即其文明性和野蛮性并存。资本的文明性与野蛮性表现在资本的生产目的、生产方法、生产关系等三个方面。资本的生产目的、生产方法、生产关系的文明性主要表现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资本的生产目的、生产方法、生产关系的野蛮性主要表现为剥削劳动、异化劳动、分化财富。马克思认为,资本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是历史的、暂时的,因此,资本的文明性和野蛮性也是历史的、暂时的。
作者简介:钱智勇(1972-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长春 130000)。
【内容提要】中国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通过分析党的十五大以来历次党代会主题的演进,可以看到,主题的提出与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断深入;主题内蕴的目标任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与时俱进;主题强调的指导思想宣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一定要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关切人民群众、发展中国道路、创新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
【关键词】党代会主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段妍 (1979- )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吉林长春 130024) 。
【内容提要】领导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中国发展壮大,开创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创立思想;领导创建和持续不断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带领人民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立起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制定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的策略。从根本条件、政治保障、领导优势、思想指导、发展趋势、物质基础、发展的策略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奠基和探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作者简介:金思扬(199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732)。
【内容提要】在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革,意识形态治理风险剧增的背景下,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关系的论断,结合新的实际,创新发展意识形态治理理论。应正视新技术变革冲击导致传统意识形态治理的“不稳定性”、技术的意识形态化与意识形态的技术化之间的“非对称性”、新技术变革催生经济治理与意识形态治理的“断裂失衡”等挑战,坚持系统思维,完善党对意识形态工作全面领导机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革新思想传播方式,优化双重育人机制,提升意识形态治理能力。
作者简介:王琎(1987- ),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光明日报社主任编辑(北京 100062)。
【内容提要】数字意识形态是数字时代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形态。在数字技术所构建的数实交融场域中,数字传播媒介的变化、数字生存实践的演变和意识形态表征的转变一同推动了数字意识形态的兴起。在数字空间中,数字社会变迁、个性化表达、数字社互成为数字意识形态兴起的价值条件。数字视觉文化的感性重塑是数字意识形态的价值表现方式,数字社群生态的集体表象为其发挥价值作用。数字意识形态的兴起也使得数字空间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掌握数字意识形态主导权,必须辩证地把握数字意识形态的内生逻辑,反对泛娱乐化、去意识形态化、数字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强化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地位。
作者简介:温旭(1985-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上海 200433)。
为全面学习研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思想及其时代意义的学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南昌大学于2022年12月24日在北京、南昌两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合举办以“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院思想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昌大学等80多家单位的26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论坛。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广泛深入而又热烈的研讨,主题鲜明,视野开阔,亮点纷呈。
——“第十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综述
2022年12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河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联合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6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主题进行了学术分享。《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世界政治经济学评论》《经济纵横》《当代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