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历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无数的爱国人士,和革命志士都为了他们挚爱的祖国英勇牺牲了,他们奋战在全国的各个角落,有的是在战场英勇杀敌,有的则是在幕后
在1950年被敌人杀害,他的名字叫吴石,在他牺牲50年后,他的骨灰才被运回了大陆。
1894年9月,吴石出生于福建省的一个寒儒家庭,从小成绩都名列前茅,每次考试大多数都是全校第一。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大幕,吴石与同乡吴仲禧,一起投身北伐军,参与了晚清的覆灭和民国的兴起。
之后,吴石在军校接受了4年的军事教育,他的军事天赋也是异常惊人,各科成绩几乎都是满分,因此成了军校首屈一指的人物。因为太过优秀,他得到了去留学日本的机会,在日本他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依然保持着第一名的成绩。
心里装着祖国的吴石在从日本陆军大学顺利毕业之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国内,打算大展拳脚,有自己的一番作为。
他凭借自己在日本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成了蒋介石眼中的“日本通”,由他来专门负责收集日本的情报工作。
抗日战争初期,他的军事才能逐渐显露,慢慢被蒋介石发现。后来他成为了情报处处长,为蒋介石出谋划策,蒋介石经常在制定对日作战计划前,会找吴石商量听取他的意见。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蒋介石也是越来越信任吴石。
但是在抗日战争后期,面对战争越来越消极,从将领到士兵,打赢战争的决心也慢慢变得不坚定,慢慢的开始出现动摇。
看到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吴石渐渐对国民政府失去了信心,此时的吴石空有一腔报国之志,一身才能却无处发挥。
出生在商人家庭的吴仲禧,一早就被父母送进私塾,他接受了很多的先进思想,还读过孙中山先生的著作,心中对腐朽的清廷政权愈加厌恶。
在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大肆抓捕爱国人士,许多都因此牺牲。吴仲禧不能理解,各地军阀还未荡平,蒋介石难道忘了“革命尚未成功,仍需努力”吗?
1934年,在军校同学的引荐下,吴仲禧认识了我党地下党员王绍鏊。当陈济棠的参谋长是吴仲禧的校友。他借着这一关系,安排了王、陈两人见面,促使陈同意红军从粤北入境。
1937年,42岁的他,实现平生夙愿,并结束了大革命失败后政治上的苦恼和探索,走上了新的革命征程。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仍旧是死性不改,明面上说是建立民族统一抗日阵线,可对于仍是时时针对,对于日寇却是百般退缩,这让吴石心中的失望越积越多。
1940年初,吴石与老乡吴仲禧两人再次碰到了一起,二人因许多年未见都很是激动,此时吴仲禧是在韶关担任第四战区军务处处长和警备司令员。
同年底,吴石在战场上表现突出。那一年广州沦陷,日军将枪口对准了我国西南地区,老蒋发动了桂南会战。
当年,吴石正在桂系军阀内任职,此次会战中,吴石痛挫日军。这一切,白崇禧都看在了眼里。之后吴石被白崇禧举荐,升任为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
1944年,日军大肆进攻湖南、广西,他曾多次请求支援,但蒋介石向来与桂系军不和,便想着借敌的人手消灭他们,因此不发一兵一卒,任日军肆意地践踏我中华大地。
当时日本的处境和国际形势,让蒋介石坚信日军已是秋后的蚂蚱坚持不了太久了,在之后的两三年内这场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吴石跟随大部队来接收上海,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战火,硝烟还不曾褪去百姓流离失所,街头巷尾一片惨状。
可政府不想着怎么重建家园,却着急忙慌地剥削百姓,搜刮钱财。看着这一切,吴石对的信念彻底动摇了。
1946初,吴仲禧被调至南京任中将参议,组织想让他在国防部内谋一实职,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情报工作,吴仲禧通过吴石的关系,最终实现了目的,成为了监察局的监察官,可以每时每刻去各地视察军队,搜集国军的重要情报。
1947年4月,终于捅破了这一层窗户纸,这次吴仲禧没有再掩饰自己的身份,在和他沟通了许久后,他做了和吴石连线的中间人。
在淮海战役前夕,吴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标注有双方详细番号、驻地、兵种的高清作战地图,并及时向我党汇报,为我军胜利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当时怀疑内部出了奸细,在暗中向我党送情报,但由于吴石做事一向小心谨慎,也一直都没有怀疑到他身上。
之后在两党和谈失败后,在1949年,他又被任命为国防部参谋次长,此去凶多吉少,不知前路。
很多人都劝他就此放弃,但他深知这是个好机会,可以深入内部,他心中怀揣的是国家、是人民,为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未来的幸福,他毅然决然地带着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子女踏上了前往宝岛的路,他的长子和长女留在了大陆。
到达宝岛后,本认为能搜集到很多有价值的情报,给组织提供帮助,但因为蒋介石在宝岛大搞,情报工作变得异常艰难。
1949年10月和11月,我军攻打金门岛和舟山群岛失利,因此潜伏在宝岛的地下党,提供情报变得尤为重要。
当时负责与吴石接头的是,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何遂的女儿何嘉。
因为何遂跟吴石的身份地位差不多,而且还是老乡,所以何嘉与吴石接头,基本上不可能会引起察觉。
所以二人就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游山玩水来交换情报,成功地向大陆传递了多次情报。
之后局势越发严峻了,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军发动轰动一时的战争,希望有机会能够一举打破对宝岛的垄断。可惜,最后战争以失败告终,我军损失惨重。
经多次商讨,中央决定派遣一位联络员启动秘密计划,这次他们的任务是联系吴石,加快解放进程。
为此,我党决定派长期在香港从事情报工作的朱枫去宝岛,和吴石等人取得联系。
吴石做梦也没想到,本来还比较顺利的地下工作,竟然会因为一块牛排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蒋介石成立国防部总政治部,让儿子蒋经国负责,对整个武装部队实施监控。
蒋经国本着“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的原则,在宝岛各界展开了彻底的清共,我党在宝岛的地下组织面临着重大考验。
当时,特务通过对被捕地下党的严刑拷打,得知了蔡孝乾,并将其很快抓捕。
他仗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并没有慌张。因为他知道我党很多机密,国军特务并没有对他采取酷刑的手段,而是给他了一周的时间作为考虑,蔡孝乾先是假装同意合作,之后趁着特务松懈时逃了出去。
如若他一直为国效力不出什么差错,倒也没什么影响。但一直以来蔡孝乾本性就喜欢奢侈,爱吃西餐牛排喝红酒,过不惯苦日子。
按照常理来说,他好不容易逃出来,应该先找个地方避避风头,刚开始的时候他确实过了一段东躲西藏的日子,但这样的生活太艰苦了。没多久因为吃不了苦,他竟然穿上西装,大摇大摆地走进西餐店去吃牛排。不出所料,他这次被国军特务抓了个正着。
他是经历过“长征”的老党员,但是在到了宝岛之后,却渐渐被这里奢靡的生活迷失了心智,不仅暗中挪用经费来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还和自己的小姨子勾搭到了一起,可谓是道德败坏。如今的他早已忘记了身为一个党员的准则,背叛了理想。
1950年1月29日,他在被捕不到一周的时间,便被敌人的威逼利诱俘获,一股脑地把我党在宝岛的地下组织全部吐露了出来。
而朱枫就是被他出卖,彼时,军已经将出城的陆路,水路都围得严严实实,就为了抓住她。
为了让安全返回,吴石不顾自身安危帮助下朱枫离开宝岛,但在到达舟山时被捕,最终不幸牺牲。
很快,吴石的身份也暴露了。保密局在蔡孝乾的笔记中,发现了他和其他地下党往来的书信中,三个字的出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吴次长”,让保密局的人怀疑到了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身上。
就在吴石的身份暴露后,内部都惊呆了,蒋介石更是吃惊。这么多年来,身居高位的吴石,表面看起来对忠心耿耿,谁能想到他是的人。
在看来,对吴石审讯无疑是最难的。他刚入狱的时候,还拿职位来吓唬那些审讯的人,但将证据摆在他面前时,他便保持沉默了,一个字也不,哪怕是受尽了各种酷刑,都没能让吴石“认罪”。
据狱友回忆,吴石在狱中经常被打得不成人形,甚至连一只眼睛都被弄得失明,可就是这种惨境,吴石也绝不动摇,不说出半点机密。
因为他的身份非常特殊,蒋介石想要借他的事情,来提升个人在内部的威望。所以老蒋曾暗中派人找过吴石,对他说道:只要你愿意归顺,并交代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我能够保证对你既往不咎。
吴石就义后,抄了他的家,却只搜出一根四两重的金条。这让的人感到十分不可思议,做了这么大的官,只捞了这么一点钱,也太不值得了。
1982年,蔡孝乾病死宝岛,相比起那些牺牲的革命先辈,他的死法是太便宜他了,他的名字也注定会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世人唾弃。
在吴石牺牲后,他的身份并没有及时公开,而是二十多年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建议下,吴石被追称为革命烈士。
历经几十年,吴石终于得以回到大陆,他们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为了解放全国,他不惜铤而走险,甘愿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工作,为我党传递关键情报。
他的牺牲是光荣的,像他这样的革命先驱,不会由于时间的推移淡出大众的视野,他可以让我们所有中华儿女用一生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