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空间承载形式,又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志,它肩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起的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重要使命。产业园区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文化园、农业园、特色产业园,以及近年来各地陆续涌现的科技新城、产业新城等。近几年,伴随新兴起的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连续低迷,产业地产慢慢的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投资新宠,产业巨擘和地产大佬纷纷抢滩登陆产业地产版图。
孵化器原指人工孵化禽蛋的专门设施,后被引用到经济领域,特指企业孵化器,在国内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它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支持,以此来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
企业孵化器一般应具备四个基本特征,即孵化场地、公共设施、孵化服务、特定的服务对象(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全球第一家企业孵化器—贝特维亚工业中心于1959年在美国诞生。1987年6月成立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是我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2012年11月8日,我国首家科技公司孵化器博物馆于2012年11月8日在中国科技公司孵化器的发源地武汉东湖高新区落成开馆。
自我国第一家孵化器诞生至今,已逾32年,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有孵化器4069家、众创空间5739家及加速器500多家,带动创业就业人数超过300万人,为推动“双创”升级上水平提供重要的支撑。2017年,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前5个地区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上海。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7.5万家,在孵企业总收入6323.47亿元,累计毕业企业达11.1万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万家,累计帮助4万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1940亿元,毕业后上市(挂牌)企业达到2777家。孵化器已成为中国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源头,其数量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为了加快孵化器的建设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科技公司孵化器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117号)中明确规定:
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合乎条件的孵化器自用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且符合非营利组织条件的孵化器的收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税收政策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进驻孵化器的被孵公司能够充分享受房屋租金补贴、税收减免、项目申报与资金奖励、资金融通、技术中介服务、经营管理培训等扶植发展政策及公共平台服务。
说一千道一万,孵化器的运营一看政策,二看服务。政策制定出来,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化的,遵照执行便好,当然也有不断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问题,即政策创新。而服务是动态的,需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一定要通过系统性、专业化的孵化服务,让企业从一个“蛋”破壳而出,变成“小鸡”,再长成“大鸡”。
“提供环境”就是给小微企业适宜的成长环境,亦即创业氛围、产业环境;“科学喂养”就是给予它们充足的营养,即提供政策、资金、信息和管理培训扶持,让企业“吃得饱、喝得足、长得壮”“引导锻炼”则是针对企业具体状况,指导研发技术,促进市场摸索,帮助融通资金。很多初创企业好比养鸡场里的雏鸡,没见过世面,没经过历练,还必须给它们一些自我锻炼、自我成长的机会,让它们能自己“捕食”,能与对手“掐架”。
有着多年孵化事业管理经验的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前任处长张峰海曾指出科技园区的孵化器在发展上面临以下三大问题:
目前部分地区对科技公司孵化器的定位出现偏离,有的将其作为争取优惠政策的工具,有的将其作为政绩工程,导致部分地区的孵化器建设规模很大,但服务始终跟不上。
孵化器给创业者提供的很多服务是无偿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必须由政府买单,但是部分地区的政府补贴等系统扶持政策不到位,很多孵化器面临生存问题,只能把场地房屋出租给当地的大企业,或通过招商引资来维系生存,与孵化器帮扶科技小企业的内涵背道而驰。
部分地区给孵化器强行摊派了招商引资指标和较高的税收任务,但单纯靠创业企业是很难完成这些指标的。
除去上面张蜂海处长总结的三大问题外,其实,孵化器还面临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即要与当下的产业高质量发展相融相谐例如怎么来适应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和科技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说到这,我们还需要弄清楚国内孵化器的发展为什么跟科技如此密切。我们正真看到国外的孵化器,并不都是技术型的,而国内孵化器绝大部分是科技型的,因此现在都叫科技公司孵化器或技术创新中心。
中国首先支持孵化器的是科技部门,后来经济部门也逐渐介入,但孵化器的工作始终是在科技部门的主导推动下发展。当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孵化器的建设也亟待改革完善和创新经营。
据笔者所知,不少从事文化创意企业孵化的文化产业园区拥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形态趋势,但在申报现行的省市级或国家级孵化器的时候,在认定管理标准上遇到了很多问题。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慢慢的变多的社会资本开始参与孵化器建设,民营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已从事业单位改制为公司化运作,并首创了产权式孵化器;成都天府新谷构建了国内首个纯民营科技孵化社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更是出现了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常青藤创业园、3W咖啡等一批创新型孵化器,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国内每个省市及各级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开发区内都有府(管委会)主导创建的创业服务中心,这些创业服务中心是体制内的孵化器,自始至终承担着国家科技孵化的主要任务,是中国创业孵化的“嫡系部队”,如早先的中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园、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天津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
时下,以单一产业定位的专业孵化器慢慢的被业界看好,成为孵化事业的生力军。与传统的综合孵化器相比,专业孵化器针对特定产业领域的公司可以提供专业孵化服务,包括提供专业方面技术人才、专家技术咨询、市场推广服务体系,等等,而且大多专业孵化器不仅有一般孵化器的所有服务设施,还有功能强大的专业方面技术平台,能够为该领域的项目孵化提供研发、测试、中试等专业化的实验平台。
专业企业孵化器内聚集的是一批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群,通过信息交流和产业联动,将竞争压力转化为创新动力,逐渐形成一个创新群落,并在创新中发挥集群优势。近些年,很多科技型公司或研发机构发挥它们在技术实验、市场渠道和行业信息上的多种优势,利用闲置厂房或办公楼,转型做起专业孵化器且做得有模有样。让我们一起看看天津几家科技公司组建专业孵化器的例子:
天津中天通信有限公司是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利用自有厂房和办公楼,成立了电子通信产业专业孵化器,发挥行业资源整合优势,吸纳电子信息企业进驻发展。
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动物药品、保健品、饲料添加剂、饲料预混料的研究、开发,是集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公司集团。生机集团自有2个无菌实验室、3个理化实验室、精密仪器室和中药制剂实验室等22个专业实验室,以及有关技术检测平台和信息技术平台,基于雄厚的科研技术平台,公司组建了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目前在孵相关行业企业30多家。
2011年坐落在天津西青区中北镇汽车产业园区的圣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圣纳汽车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扶植汽车技术相关领域的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不仅为企业提供经营场所,对符合产业定位的企业还有进驻费用的减免,并拥有技术平台,提供汽车技术检验测试实验,对特别看好的项目,还可以实施项目融资和企业注资。天津全用科技公司以前是一个研发汽车检测设备的专业技术团队,在没有入驻圣纳汽车科技公司孵化器以前,他们只能做一些专利研究工作,进驻这个孵化器并享受保姆式服务后,不仅注册了公司,同时还将自主研发的新产品皮带张力检测仪投入市场推广。
互联网业大佬腾讯公司(下文简称“腾讯”)的孵化器近年来做得如火如荼,其在北京、武汉、厦门、杭州、上海等城市的创业基地已经落地并运营,且依托“020”模式,线上线下一并进行:线上腾讯为互联网产业创业者提供社交关系链、流量,以及云平台等一系列服务;线下,腾讯在全国部署腾讯创业基地,为各地开发者提供免费办公场地税收减免(协调当地政府)、流量曝光等六大政策支持。
中央和各个地方都在大力推动孵化器的建设发展,很多地区的办公写字楼摇身一变,成为孵化器,这也堪称楼宇经济的一次华丽转型。这些转型孵化器的载体设施,有的是新建不久的现代商务写字楼,有的是老厂区“腾笼换鸟”留下的办公楼,有的是企业富余出来用作出租经营的办公物业。
其实,写字楼变身孵化器,这对政府、创业企业和办公楼宇的持有者都是一件好事,但关键是这些孵化器真正能做多少孵化的事。也有人对此戏称:写字楼换了个“马甲”而已,潜台词是这类孵化器成不了大事。
理由很简单,这些孵化器并非孵化事业的“正规军”,“战斗力是令人怀疑的。但这当中也有“不甘寂寞者”执着地走在探索的路上。
天津有个青年创业园,其投资运营商不是孵化行业出身,他们将盘下来的1300平方米老厂房改为孵化器,吸引青年创业者进驻,房租只是维持园区基本的经营,寻觅、参投其中的好项目和寻找好产品纳入自建的产品营销体系,才是他们的目的所在。
客观地讲,我国的孵化器建设仍处在探索完善中,多数孵化器尚未实现真正意义的盈利。
随着产业地产和楼宇经济的渐行渐热,很多民企投资的产业园内也相继建起了孵化器。可平心而论,以物业出售为主的产业地产商们,项目建设规模大、经营难度大,普遍面临着资金回笼的压力,如果项目长时间不盈利,就有断链关门的风险,而搞孵化器,相当长时间见不到“亮”,地产投资商Hod住(控制得住)吗?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产业地产商建产业园可以,但搞孵化器,难免有作秀之嫌,有人调侃这是“土豪做孵化”。但同办公物业变身孵化器一样,这当中不排除一些产业地产商确实想认认真真地做创业孵化,以求探索建立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延展自己的产业链条。
据悉,产业地产的实力派华夏幸福基业组建孵化事业群,旗下的香港子公司在美国加州硅谷设立子公司,专注高新技术孵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开拓分支产业,借助美国比较好的科技人才力量建立自已的产业及高科技孵化器,然后移植到国内项目,服务于国内约20个产业园区。
现实表明,产业地产附属孵化器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但运营商中那些少数对孵化事业有着独到见解和另辟蹊径的探索者好似孵化事业队伍中的独立大队,表面看似随性,实则蕴含理性,让我们对这些产体系内的、政府背景的孵化器具有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但往往创业“独行侠”拭目以待。
体系内的、政府背景的孵化器具有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且往往创新力不足,体制外的孵化器恰恰相反,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是它们最大的优点,二者需要相互融合、彼此借鉴。产业地产附属孵化器和办公物业变身的孵化器作为后进入者,若想显山露水、出人头地,必须紧紧把握产业资源整合和亮点企业孵化这两件事情,一只手串起一条线,另一手点拨若干个点。
串起一条线,是将智力引进、技术咨询、金融服务、市场推广等中介服务机构通通串起,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服务功能,弥补自身经验和能力的不足,为孵化器内的公司可以提供完善深化的专业性服务;点拨若干个点,这些点是有潜质、能出彩的企业亮点,给予这些“潜力股”企业重点扶植,甚至直接融入资金,绑定成长,千万不要忘了被孵企业的成功就是孵化器的成功,其中还蕴藏着无限商机。
“建鸡场”与“养鸡孵蛋”是孵化器的神圣使命。没有孵化器的产业园,是不完整的产业园!
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于2012年6月成立。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北京之外建立的第一个产业辐射基地。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形成中小型科学技术创新企业集群,构建海东自主创新体系,我们全力构建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的创新生态链,力争打造成为青海省的“科学技术创新基地、人才集聚基地、企业孵化基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