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了解到,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七坡分场林区巡护人员近来在对林区进行生物多样性监测时,发现了一种瓦状成长的黄白色真菌,这是初次在该林区发现此真菌。随后,工作人员收集样品进行显微镜调查及送样至吉林农业大学进行生物分子测序,通过ITS生物分子测序和担孢子等特征的调查,承认该真菌为花状肉齿耳。
花状肉齿耳是原毛平革菌科真菌,子实体呈花朵状,覆瓦状叠生,囊状体棒状或纺锤形,担孢子广椭圆形。该物种在我国被收录于 《我国生物多样性赤色名录大型真菌卷》 ,维护等级为DD级。开始在海南省儋州市热带植物园发现其散布记载,并在2011年的一篇学术论文中被描绘为我国的新增记载种。
在《国家重点维护野生植物名录》中,DD被界说为数据缺少等级,指因缺少科学研讨和数据堆集,无法精确评价物种受要挟程度。依据现有材料查验,该真菌在广西没有有记载,这是广西初次发现该种类。此次在广西发现花状肉齿耳,不只丰厚了当地的真菌多样性,也为进一步研讨该物种的生态习性和散布规模供给了新的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