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习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指出:“整合科学技术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这是新质生产力概念的首次提出。在2024年2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上,习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并进一步界定了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内涵和主要特征,即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的提高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3]。能够准确的看出,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跃升,已经对中国式现代化这项根本任务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当下,如何理解并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如何探索并推进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应用也成为各领域、各行业的关注焦点。对此,我们大家都认为应从激发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变革生产关系三个层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发展方向。
习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稳步的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4]这一论述点明了技术创新是主导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优要素。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技术革命总是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伴随着物质生产力极大提高,新技术和新动能也不断“被发明”、“被发现”。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出现突破了传统人力与物力的限制,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阻碍,形成了现代社会的普遍联系,更重要的是,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统治力量的端倪初显。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电机的广泛运用又一次掀起了技术创新的高潮,这直接带来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和自动化生产体系的形成。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它表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产出。”[5]一方面,这体现马克思高度肯定技术创新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效用;另一方面,马克思想要强调的并不是科学知识的资本主义运用会将我们直接导引到一个更高维度的社会,而是在说明科学技术可能使得人类劳动得到解放。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第四次产业革命,数字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万物互联的时代机遇,开始实现工业生产、服务行业、生态建设、医疗保障等领域的又一次产业跃迁和转型升级。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佐证了技术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动力。正如同志所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我们应当以敞开的姿态拥抱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推动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根本跃迁。此外,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技术创新虽然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动力”和“第一动力”,却并不是“唯一动力”,咱们不可以忽略其他多元要素的共同参与和效用发挥。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的提高为核心标志”,能够正常的看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者之间的优化配置和科学组合有利于明显提升生产力水平,这就使得全要素生产率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这也佐证了培育新质生产力不应仅仅依靠单一的技术革命,而是要从全方位、多要素出发优化生产配置,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理解全要素生产率。首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仅需要关照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者之间的要素分配,也需要对知识、土地、技术、数据等新旧要素进行系统分配,这必然的联系到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是资源配置高效性和科学性的体现,即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要素的结构优化和合理配置,能轻松实现生产力内部要素的即时流动和协调发展;最后,对新质生产力而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带来的不单单是生产效率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的提升。综上,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提升经济总量的关键板块,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习正是在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三要素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相结合的基础上,发现了全要素生产率这个关键奥秘,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原创性概念。
如何实现新质生产力内部组成要素的优化配置,科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具体而言,其一,在劳动者层面,需要着力提升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和道德品质,即通过专业化、定期化的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的科学知识水平,使其能适应数字化、智能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加强对劳动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入脑入心;其二,在劳动资料层面,需要以高新技术赋能劳动资料,更大限度解放劳动生产力,扩展劳动者的自由时间与发展空间,充分的发挥物质与非物质形式生产工具的功能潜力;其三,在劳动对象层面,要一直延伸劳动对象的存在范围,拓宽生产和服务的边界,挖掘更多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创造效能。此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还要关注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外部因素,比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完善经济和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以多方合力共促新质生产力发展。
何为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所结成的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与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相匹配、相适应。在唯物史观中,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的基本运动规律。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需要新的生产关系的理论指导,当下,随着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提出,我们也亟需构建一种健康、和谐、有效的新型生产关系。可以说,新型生产关系是指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涌现出的新的社会关系总体形态。相比于传统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应是一种为适应新质生产力而不断变革的全新系统。
为何要变革传统生产关系。变革传统生产关系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前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有着辩证联系,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必然要求新型生产关系的确立,而新型生产关系的塑造也必须依靠新质生产力的推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一是因为相比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更具有进步性和现代性,新质生产力与诸多新兴起的产业,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产业的发展紧密关联,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历史性演变的能级跃迁,必须重构传统生产关系以适应市场和人民需要;二是因为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更广泛而复杂,这势必会带来经济体制、市场管理、科技体制等领域的变革,这就驱使我们一定要主动改革生产关系,朝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大步迈进。
如何变革生产关系。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引导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相适应、相协调,需要从三方面落实:一是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充分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正确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管理效用,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要鼓励公司进行创新型、绿色型产业投资,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积极推动成果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公平环境、激发市场创新创业活力;三是强调新型生产关系中的集体协作性、产业融合性、分配多元性,即加强不同生产领域和行业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通过组织和协调不一样的行业的力量,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优化价值分配的公平正义程序。
【作者简介:李弦,电子科技大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黄帅,电子科技大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1]《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23年9月9日。
[2][3][4]《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4年2月2日。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